还不赶快来体验!!!
朱高煦其实很想在北方搞大农庄式的生产方式,即北方二百余万户百姓,开垦并耕种数亿亩耕地的经济形式,然而生产力不允许他这么做。
没有进入工业化前,一个农民纯人力顶多耕种五亩,一个五口之家顶多不超过三十亩,哪怕粗放些,也不过五十亩。
粗放式的下场必然是亩产不如精耕细作来的高,这点太学的试验田已经试过了。
在江南精耕细作一亩地能产出两石半乃至三石,粗放耕作顶多两石,甚至部分只有一石七八斗。
所以即便北方粗放耕种,也不会突破现有产出的产量。
想要突破现有产量,就是让生产力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除了科技进步,就只有发放作为生产力的耕牛、挽马。
十余万耕牛挽马如果投入一个省,那能在口粮保证的情况下,让这个省在人口不曾流入的情况下,耕地直接增长数百万亩。
因此,这十余万耕牛挽马对于江南是锦上添花,可对于北方诸省却是雪中送炭。
朱棣对于朱高煦的安排很满意,但还是建议道:“最好还是安排给北直隶,日后调粮走北直隶要比河南距离更近一些。”
由于朱棣上次北征返程在北直隶东边修建了天津卫,因此北直隶的粮食也可以走天津运往辽东的辽河,一路抵达开平后,北上四百里就能走长春北边的松原所运往鹤城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