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其中交汇混杂,不过都是在一个相字,并未触及道的本质。
再深一步说,诸教经文教义间的互相影响也是存在的。
就拿贫道法号来说吧,之前贫道曾言空空空空来自《四十二章经》四名皆空,只不过是诸多阐释的一种而已。
贫道出自后秦姚氏,后秦国师鸠摩智所译《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俱此四无相亦可称四大空。
而《大品般若经》则以法法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为四大空。
不同佛经的不同注解,何必要辨正伪呢?
但是四大皆空一说所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解法,却出自西域传入的水火土风四相学说。
四相生天地,故曰四大。
四大皆空,则天地空,万法空,此解已为外道婆罗门引作天地正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