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是整个疙瘩汤的制作流程,按着这个流程操作不会出现压菜现象,准备工作做好,从下菜单到上菜只需要八分钟。我说的清晰不?”
“清晰。”四个人同时回答。
现在谁负责啥有了清晰划分,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了,哪出问题能准确找到责任人,谁都不敢耽搁。
把操作步骤安排完之后老谭对王淑兰说:“王姐,疙瘩汤的标准就按今天的来,切的大小你都记住了吧?”
王淑兰点头说:“嗯,记住了,放心,回去我就教她们。”
“记住,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好,只要把准备工作做到位了,来多少菜都不怕,一个菜一个菜做去呗,不带催菜退菜的。”老谭说完对李旭道:“李旭,以后工作就这样安排,把流程和标准定好,这样员工干起来容易省事。记着没?”
李旭点点头说:“记着了。”
老谭说:“好了,我把疙瘩汤的流程和标准形成文字,打印出来,然后发给你们,形成标准菜谱,以后谁做的话看一遍就会了。今天就到这,撤吧。”
疙瘩汤解决了,并且老谭有自信,自己研究的疙瘩汤只要客人喝上就得叫好,喝完了还想喝。他倒不是想用疙瘩汤来打开局面,这只是提升菜品质量的第一步,通过疙瘩汤向厨房的师傅们传递一个信号,以后每道菜的制作都要严谨,精求细节,有顺畅的制作流程和严格的出品标准,从厨房出去的每一道菜都是精品。
现在老谭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菜品数量减下来了,八十道,这八十道菜的出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很多菜都没达到口味要求。他要拿出三个月的时间,一道菜一道菜研究、提升、规范。从选料、刀工、切配标准、投料标准、辅料搭配、初熟加工、烹饪技法、火候味道到装盘标准、餐具选择等各个环节都细化一下,做出一套标准的农家院菜谱,从总体上打出关东人家的风味特色,做到引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