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刘喜喜几个也在城里,跟庄玉春相比,他们早就结婚成家了,刘喜喜出来得早,初中毕业都十五六了,那时候她奶奶让他推车卖货,刘喜喜没本钱,十里八村卖了两年货,挣了些钱,又让他爸妈支援了点,跑到城里来进货去赶集卖东西,靠着批发卖货挣了钱,后头又在县里开了照相馆,开过网吧,还回村里包过鱼塘,包过山头。
刘喜喜干的时候多了,前几年已经在城里买上房子,还买了小货车。
房子车子都有了。
刘喜喜还是后悔,“我现在就跟我闺女说的,必须读书,考高中上大学,必须读,我当年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啊。”
他运气不好,说要接叔叔的班,结果厂子倒了,当不成工人同志,又因为没好好读书,进公司也混不出什么来。
只有跟他下岗的叔叔一样,走上小商贩的道理,他是卖货起家,现在还在县里有一家手机店,他叔叔刘大壮同志是卖土豆起家,现在好几家土豆饼店,一年也能挣上不少。
但他奶奶刘三婶还不满意啊。
刘三婶对比对象那可是被摘了工人家庭这个帽子的庄家呢,人家这么大家业,又是公司又是厂的,还登过报纸,还上节目,多高大上,他们家呢,不是鱼塘土豆饼就是卖手机,卖杂七杂八的裤子袜子之类的。
他们可是工人家庭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