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工人母亲刘三婶娘家大队有人会做糖块,赶在过年过节想挣点钱,担些糖块走街串巷,就在附近几个大队卖,一天也能卖上不少钱。
八零年了,从土地下放后,家家户户收入比以前高,孩子手里也有一毛两毛的。
他们担挑子的“货郎”,挣的就是村里妇女手头的针头线头钱,孩子手头买糖的零花钱。
担挑子的是杨家大队的人,叫刘云,他从红枣大队那边过来,篓子里的糖块已经没剩多少了,在红太阳大队这个光明村卖一卖就能回家了。
其实最好卖的是红旗村,也是他们红太阳大队下边的,生产队工人多,还有个厂在,小孩子手上的零花钱也多点,但红旗村他们前几天才去过,村里的小孩几乎都买了,现在又去卖不掉。
光明村也不错,村里也有两个工人,刘云跟其中的工人刘家还是沾了点亲的,工人家庭的小同志刘喜喜最喜欢买糖了,一次都没落下的,工人小同志零花钱不少,一回能买好几毛钱的糖。
刘云今天刚进了光明村,就见到工人小同志刘喜喜带着一群小朋友在玩,刘云一喊,工人小同志就带着他的“小跟班”们过来了,呼啦啦的围着篓子,眼馋的看着篓子里装的糖块。
家里“小作坊”做出来的糖块就一个品种,叫麻糖,糖块上洒的芝麻,香、甜、脆,一块跟棉花糖的价一样,都是五分。
刘云蹲下,问他们:“要多少块?”
刘喜喜张了张口,没说要多少糖块,倒是先问了刘云个问题:“叔叔,你这里,可以“赊账”吗?我想赊两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