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七十九章 假作真来真亦假(续) (4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姜皓炎不屑地笑了笑:“孟老师,你讲再多也不能否认钤印有问题的事实,难道蓝瑛的作品连钤印都没有,那不是笑话吗?好,钤印的问题咱们先不提,就说绘画风格和用笔。”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难道就没有人能够模仿到这种程度吗?实话跟你说,我手上就有一幅和蓝瑛早期风格极为相似的作品,那幅画就是一幅地地道道的仿作。因此以我的观点,并不认可这是一幅真迹。当然,如果宗先生你相信孟老师的判断,我也无话可说。说起来,孟老师到底研究了多少年蓝瑛作品了?”

        “这……”一家人都显得有些犹豫起来。

        这书画鉴定,是所有古玩鉴定中非常困难的一种,就连一些个国内书画鉴定的泰山北斗对某幅作品还有争论呢,更别说其他人了。

        而一位书画鉴赏工作者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要长期、认真、刻苦、专心地去反复深入研究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或者是某几位画家、艺术家的作品,如此才能较全面地熟悉和把握某一个历史时期作品的时代特征,或者是某几位画家的运笔习性、笔墨个性与神韵。

        如果说一个书画鉴赏工作者什么都能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或是当代的真伪真假都能看,那他一定是一个“伪专家”,至少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或者是缺失严肃态度的所谓专家。

        而这,也正是孟子涛不怎么令人信服的地方,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按正常情况,除非是从小开始研究书画鉴赏,不然他这个年纪能有多少成就?

        宗易峰考虑了一会,问道:“姜老师,如果我们拿去做科学鉴定,怎么样?”

        姜皓炎说:“科学鉴定也不错,但你也要知道,近几年出现的高科技造假,如用4亿像素的成像制版印刷技术仿制造假,并采用老纸、古墨、旧印泥及相应的矿物质颜料,科技鉴定方式也很难鉴别真伪。”

        “而且万一作者和蓝瑛差不多一个时期的呢?所以,科技检测对书画鉴定目前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性手段,而传统的‘经验学’‘眼学’,也就是目鉴法,仍然是书画鉴定中的主要手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