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二十六章 澄心堂纸 (9 / 12)

还不赶快来体验!!!

        纸上呈之后,李煜用过觉得非常喜欢,还专门把他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开辟出来贮藏它,澄心堂纸名号由此而来。

        那个时候,李煜将澄心堂纸视为御纸,专供宫廷使用,而他本人对澄心堂纸的喜爱甚至到了“非澄心堂纸不书”的地步。

        到了南唐灭亡之后,留下的书画纸张也都被搬到了宋朝宫中,但宋朝皇帝不喜欢用澄心堂纸,又下令研了别的纸张。澄心堂纸被束之高阁,制作澄心堂纸的技艺也渐渐失传。

        但是后来,6续有澄心堂纸从宫中流传出来,被许多文人雅士收藏。北宋家刘敞得到了其中的一百张。赋诗赞道:“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

        由此可见,当时的澄心堂纸就已经重金难求,十分珍贵。

        后来。刘敞又送了十张纸给欧阳修,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却做了诗:“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得到澄心堂纸时,也颇为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

        可见,澄心堂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澄心堂纸虽好,但由于制作工艺失传越用越少,而且由于战乱等方面的缘故,到了现在。孟子涛以前并没有听说有没用过的澄心堂纸存世,至于使用澄心堂纸的书画作品,他也没有遇见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