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经》拓本 (3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张景强有些疑惑地问道:“熹平石经?这是什么?”

        孟子涛笑着解释道:“《熹平石经》又叫《东汉太学石经》,是东汉时期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

        “《熹平石经》是我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因其字体俱为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张景强诧异地问道:“既然这东西这么重要,怎么以前都没听过在哪里有啊?”

        孟子涛说道:“没办法,当时是东汉末年啊,《熹平石经》立后不久,董卓烧毁雒阳宫庙,石经已经遭到破坏了。到了北齐的时候,将石碑从雒阳迁往邺都,石碑却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都还不到一半。”

        “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西京,但营造司竟然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几乎已经毁坏殆尽。”

        “直到宋代,才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后又陆续在雒阳和西京两地发现一些零碎残石,至民国时期在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达数百余块之多,据统计共8275字。到现在,又发掘和收集了600余字,总计共有8800多字。”

        这时,金棋福抬起头来,接过话道:“这些残石现在都收藏在国家几个博物馆里,还有流散在国外,再加上现在国学不兴,知情的普通人当然不多。”

        张景强眼前一亮:“也就是说,这几本拓片很珍贵喽?”

        金棋福说道:“珍不珍贵,要看哪个时期的版本,如果版本好,再加上拓片是现在没有发现的,那就珍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