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243 章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最后,大家只能推出一个逻辑上说得过去的可能——这位大少爷或许、可能是个‘理想主义者’,正有一腔少年热血,想要做些书上说的‘实事儿’!

        这种可能很大,毕竟是个没经过一点儿风雨的贵公子,他所处的位置也不需要他蝇营狗苟,保留这样的赤子之心很正常。事实上,很多贵族子弟一开始都是这样,只不过后来生活的毒打让很多人蜕变了。

        再者,大家都听说过这位的才名!一些诗句、文章都传到江北去了,何况是三吴这个‘建邺后花园’。只看文章和诗赋的话,这确实是个谪仙人一样的郎君。而一般这种‘文学青年’都比较容易有一些他们看来‘不切实际’的理想!

        左右对这位许大少爷来说,官职无所谓清浊,卑杂之职若由他来做,那就是清贵!他自然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长城县中一些消息灵通又好打听的已经知道建邺那边的口风了。知道这位爷来长城县做县令,纷纷称赞是敢与任事、天性质朴、朴素恬淡——听听这是话吗?这可是三吴之地的县令,怎么说的像是当了这个官儿就是‘舍身饲虎’了一般?

        只能说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带来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县中沈功曹就笑着与县尉虞恕道:“这位贵公子实在是他有多少阳关大道可走?非得与我等争这独木桥,若无他来县中,说不得明仁你就能得偿所愿了!”

        此时县中属官第一者为县尉,类似汉时县丞,是辅佐县令各种事务的官职。一些偏远小县,朝廷安排的县长久久不来,往往就是县尉主导安排工作,成为实际上的县长。

        一般县中只有一个县尉,但也有三个、两个或者没有县尉的。这和此时对县的分级有关,此时的县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三等,这就成为九级。如上上等县和上中等县,就只有丹阳郡诸县才能评上,这些县往往有两三个县尉,每个县尉分领一部。

        所以才说丹阳郡县令等同地方郡守,下面县尉就是分出去的县令,只不过没有郡守之名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