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153 章 (1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亲亲看到这里是因为订阅比例不够哟,前方正文正在解锁中,感谢支这是有意为之。

        “如今世道大坏,流民千里,逃荒者众。若太大方了,零零散散的流民立刻就能聚拢起来。”这一片已经远离中原,也就远离了此时最混乱的地区,虽然因为人口较少、开发程度较低等原因并不富庶,但好歹大多数人能勉强活下去。

        所以这一带的流民也相对较少,不成气候。

        可即使是这样,活不下去的破产者也不鲜见。这些人一般的选择就是给豪门大户做佃客,这样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只是由原来的被国家、官员压榨,变成被庄园主压榨而已。这种压榨是敲骨吸髓式的,普通人只能在不断地劳作中逐渐衰弱,苟延残喘。

        这种时候人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是牲畜牛马之类,甚至价值上连这些都不如。

        所以,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流民是不会去做佃客的。若成为佃客真的是一条好出路,历朝历代也不会有农民起义这样的事了。

        再者说了,有的地方庄园主巴不得吸纳更多佃客不错,有的庄园主却不一定。大家都知道人口就是财富,人口在手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若是有特别技能的人口更是‘利润丰厚’,付出的成本相比起获得的利益简直不值一提,但账不是这样算的。

        无限扩张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土地多,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更是如此,但立刻能够投入生产的土地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这些土地容纳人口,就意味着佃客要从开荒做起。以这个时候的农业生产水平,开荒的土地能够和开荒人之间能达到收支平衡都要等上两三年。

        这还不能有天灾人祸。

        在此之前,庄园主是要养着佃客,至少保证生存的。一个两个佃客所费不多,但对于聚拢了大量人口的庄园来说,却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都知道只要能等到收获就能获利,之后就是细水长流不断的收入,但关键是能不能等到收获。

        粮食能不能支撑那样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