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话音未落,吴轲已经过来了,显然没特意等什么通报。当下坐在一边,道:“郎君吩咐之事已做成,算是不辱使命了!”
他说的事是《战国论》的事,印好的《战国论》一部分要送到汝南去。一事不烦二主,许盈干脆让吴轲顺道将这件事办了,和派去汝南的部曲交接一番。
另外,印完《战国论》之后也不好让工匠们闲下来,许盈干脆让他们组建了一个印刷坊,平时印刷一些能够盈利的书籍。自己有需要的时候,再全力印刷自己安排的东西。
最近他们在雕刻的雕版是时下名士的文章集许盈本来想印一本历书,这个倒是不愁卖,但后来觉得这可能会犯忌讳,便放弃了。后来又觉得《论语》、《诗经》这样的书籍应该好卖,这可是教材!可仔细想想,既然是教材,那就是要用的人已经抄到手了,根本没必要买。
左思右想之下,就想到了印时下名士的文章。
受限于此时的传播途径很少且效率低下,名士的文章有名气归有名气,真正能手抄一份且完整无误其实是很难的。而如果汇集多位名士的文章,书肯定是不愁卖的!而且这还有个好处,可以给其他人打个样。
许盈有借印刷术收获人脉的意思,而如果想要做到这个,自然要让目标群体见识到印刷术的影响力!
所以这次收录的都是活着的名士的作品,许盈为之定名为《饮水集》,意为‘有井水处,便有人诵之’,为的就是让人看看印刷作品对名气究竟有多大的提升作用!
至于说收录人家的文章有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至少这个时代是没有的,人家抄书的能随便抄,许盈这个印书的随便印了,别人自然也说不出个什么来。但许盈还是打算贩售《饮水集》时给收录文章的名士送去样书和‘润笔费’。
对于这样的名士来说,润笔费不算什么,但这是个名头!这些名士收下了,本身就是对《饮水集》的一种认可!到时书还没卖,就有这些名士的自带流量涌来,大卖肯定轻轻松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