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88 章 (3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之前纺织作坊是没有所谓‘定金’的说法的,他们只是在每年春蚕、夏蚕结茧的时期才去乡下其实城里也有养蚕人家收购生丝。纺织作坊和养蚕户之间并没有订立契约,最多就是一个默契而已。

        现在东塘庄园要给养蚕户定金,养蚕户当然乐意啊!

        虽然给定金的时候会约定一个价格,如果今年生丝市场火爆,生丝价格飞起,也必须按照约定的价格执行收购。但相应的,如果今年生丝市场冷遇,生丝价格过低,以至于极大伤害了养蚕户的利益,那也必须按照约定价格收购。

        这其实就是做期货的思路,对于养蚕户来说是摊薄风险的!

        小农经济是很脆弱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决定了有一点儿天灾人祸、风吹草动,农户就很有可能破产!所以这种降低风险的‘期货买卖’非常受他们欢迎。

        而这对于大型的纺织作坊来说也有好处,能让成本一直处于可控状态,虽然大型纺织作坊的抗风险能力比农户要强不少,但依旧是本能地讨厌风险的。

        关春也没有一个一个养蚕户去谈,那样速度慢不说,效率也不高,毕竟农户也不太容易信任一个没有打过交道的东塘庄园。一般来说,关春手下的人都是找到当地大姓人家的族长谈合作,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家,就找一些有名望的人。

        这些人知道东塘庄园的背景,有一定信任,再给予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会带着本地人一起加入东塘庄园的‘生丝收购’——这对于他们本身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到时候身边的乡邻还要感谢他们为同乡做了好事,他们的声望将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生丝出来之后,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东塘庄园的织室。

        在经历过一段生丝捉襟见肘的时期之后,很快生丝就充足起来,此时关春反而要催促下面的人扩大纺织规模了。

        明白这一套的好处之后,关春倒是觉得许盈郑重提出的烘茧法没那么重要了。只凭着‘生丝定金’这一手,许盈就能在江州本地做起最大的织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