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大概是这场秋雨的缘故,天上乌云很密。即使是该天光大亮的时候,天依旧阴阴的,坐在室内,为了避风雨得关上门窗,这就更暗了!
不得已,裴庆只能让僮儿进来点灯,好在到底不是真的夜里,每人书案上点上一盏油灯就很够用了——唯独许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理作用,总觉得不够亮,让人拿了一只能点五盏灯的连枝灯来,一盏一盏点上,这才觉得满意。
裴庆见了笑话许盈:“玉郎到底是汝南许氏的小郎君,点灯也与人家不同,能多用出五倍的灯油来!若是不能读书一日胜过人家读五日,这就不该了!”
这个时候夜间照明是很奢侈的事情,除了一些人家在庭院里点火把、烧篝火,室内能用的就是油和烛。其中‘烛’并非现代人以为的蜡烛,那种白蜡烛这时候还没出现呢!得等到唐代才有,至于说普及更是宋代的事宋代人在四川一带大量养殖白蜡虫,至于现代蜡烛,那是化工产品,也不是一种东西。这时的蜡烛是黄蜡烛,用蜜蜡制成。
蜂蜜这个时候都是奢侈品,比蜂蜜还少的蜜蜡可想而知只能是贵人的专属。
而且因为质地的原因,黄蜡烛只能做成粗粗矮矮的样子,而无法做到白蜡烛那样细细长长。
相比之下,油灯更加常见,贫贱、富贵人家都用!
但即使是常见的多的油灯,其实也难说人人都能用倒不见得是灯油多贵,只不过对于此时的贫苦人来说,吃饭都难,自然也不会想到用油去点灯,这种花费在他们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夜里能视物就是点灯在此时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要么有钱,要么家里有读书人,无论是哪一种,在这个时代都不能说是一般人了。
裴庆拿油灯调侃许盈,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