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可老人家尽管没有对手,依然还是逗留在人间,不想回了天外天,按他的说法,人间有人气,有念想,呆在天外天,太冰冷,当神仙没啥好玩的。
这些调调也只能是这位老人家说说,剩下的这些人谁不是想着破境飞升,凡人只知神仙逍遥,谁又知神仙寂寞。
另外一位,同样是文道出身,书圣王少逸,这位老人家呆在玉陇关与晏子溪不同,王少逸是在看过镇西王府后山的平安碑,才决定留下来。
十年战事里,每一位在战场上牺牲的明仁将士,都是这位文道书圣亲自提笔写下大名,然后交予石匠刻在平安碑上,一块能刻四十万个名字的平安碑,密密麻麻刻满了牺牲之人的大名,那就再换一块,王少逸说了,有多少块平安碑,他就写多少,为人间大义而死之人,王少逸不会吝啬笔墨,书圣的真迹已经在人间再也难得一见,那两块平安碑,如果流落到世俗之间,恐怕又会变成让文人雅士疯求的值钱玩意,可谁会记得在这一个一个的名字背后,承载着生与死,血与泪。
王少逸很少在玉陇关走动,几乎就不会露面,就是在镇西王府后院随意结了个庐,每有牺牲之人的名讳递上来,王少逸总会温一壶美酒,然后沉吟良久才会动笔。
一笔一命,落笔是别离。
平安碑后即封笔,这是王少逸自己说的,每当书圣饮酒挥墨之时,总会感慨,一杯祭人间,一杯祭生命。
有两位儒家文道圣人在玉陇关,最高兴地莫过于远赴而至的谢安石,不仅能日夜跟在先生身边讨教学问,闲时还能跟两位文道圣人侃侃而谈,比呆在江南道风花雪月舒服太多了,就是谢家麒麟儿冲击几次上三境不顺利,着实有些心忧。
白仁也给出了意见,让谢玄应去定军山感悟剑意,如今的谢玄应已经是元婴巅峰境界,继续呆在玉陇关,这种程度的以战养战,对于他的剑道裨益不大,剑仙有瓶颈,去定军山,感悟那边的天地剑意,对于剑仙来说绝对是大补之物。
谢安石犹有一些不愿意,说明仁正逢战事,让一位元婴剑仙离去,对于接下来的双方仙家战场厮杀会有影响,不过白仁很快就给予了反驳,不过是一个元婴剑仙,少一个不影响战局,这不小川正好修为到了金丹巅峰,上了元婴正好能替下谢玄应的位置,而谢玄应能跻身上三境大剑仙,不是比什么都要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