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8 大生意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人随着时代共同变化,阮鹗这样的硬柿子也不得不渐渐变软,因为太硬会死。

        就此,烧了杭州的杨长帆一党在澎湖岛与隔海相望的福建开始了蜜月期。

        此前于汪直而言,澎湖无非是个补给点,是个踏板。现下的杨长帆,决定将其打造成东海与南海的枢纽,今后的贸易,就在这里,南边的货我运来,北边的货我收走。

        汪直也做过类似的事,只是他的落脚点是舟山,最终以失败告终。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痛定思痛。

        汪直太过相信与官府达成的暗中交易,以为岑港贸易于各方有益,朝廷不会出兵围剿,可偏偏俞大猷就是来了,为不与明廷正式交锋,汪直只好弃港而逃,置大业于九州。

        纵观曾经最繁华贸易港口覆灭的教训,杨长帆确立了三点原则。

        其一,根据地从九州转移到这里,此举与永乐迁都北京异曲同工,都亡则国亡,不留退路。

        其二,永远保持足以威胁明廷的武力,永远不要相信所谓的和平与交易。

        其三,经济民生上逐渐惠及福建,让福建尝到甜头,发展成互利共生的关系,便像未来的中美关系一样,谁也不能再搞谁,搞了大家都垮。

        如此经营之下,至嘉靖三十九年四月,澎湖诸岛已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成长起来,拜澎湖枢纽方便所赐,收入很快恢复到了汪直的鼎盛时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