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舆论的形成,一般来源于群众自发和有目的引导。出现“新的风暴”时,群众们会自发或分散地表明态度,体现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素养。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相互传播和影响不可避免,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最开始的想法?
网络空间无法丈量,言论机制如此自由,让非理性言论的流行更肆意。处于扁平的非线性的网络传播关系中,站在滋生各种不当谣言的温床中。谁分得清哪些是发自内心的言论,哪些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哪些是不眠资本的操纵?
舆论漩涡中,心理和行为基本跟着呼声高的走,没思考,没自我,对自己的追求缺乏准确认知。尤其是三观还没成熟的人,很容易被谣言影响,直接信以为真,成为别人的镰刀,帮人割韭菜。
这类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型和攻击性,下意识地用言语攻击别人,以获得自我认同。在谣言的浓云散开时,发现真相与自己的坚持完全背道,也很难真心诚意地说一句抱歉。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
太常见了。
即便是个普通人,长时间身处舆论,频繁地看见导向,很有可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舆论的传播方式有点像流感病毒,结果却截然不同,得了流感,受伤的人是被传播者,舆论战场中,只有他被攻击。
只有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