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62章 南非之殇(九)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搅屎棍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留一线,例如英国要求他们在钻石矿重镇金伯利的所有权。但是把原本就是布尔人所有地区的地面让了出来。这就出现了一条很是模糊的边界线。这条边界线的长宽都有近百公里,如果继续模糊下去,大概一个新的布尔人国家就出现了。王明山当然不肯让这样的局面出现。

        殿下被这个话题弄到不想说话,看得出这是英国政务官的领域,高贵的殿下怎么会花费心思对这种地方进行深入研究呢。可这殿下看王明山的态度非常坚定,表现出这个话题要优先处理的态度。他感觉很无趣,就以‘回去和事务官们再问问’为理由,离开了会场。

        看着殿下离去的背影,王明山觉得如释重负。这位殿下的做派并不是完全陌生的,王明山的家里面其实也有这种味道。所以王明山对此格外敏感和厌恶。他当年能被沈心拉上船,就是因为王明山自己对那样的生活已经受够了。按照马叔《共产党宣言》里面所讲,这叫做‘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长幼有序,贵贱有别。欧洲那帮贵族们对此的坚持远比中国更加顽固。

        就在王明山准备喝杯茶,放松一下自己的时候,韦坤急匆匆赶来。他一进门就问,“你确定那位殿下不会回来么?”

        面对如此简单直白的问题,王明山登时就觉得整个人轻松了。自打摆脱了封建的家庭后,王明山几十年来都是在这样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的环境下生活的。这个环境当中也不缺乏秩序,至于摆谱、讲面子、闹情绪、甚至因为贪婪而犯罪,这些事情都很常见,但这些事情都不是主流。这个时代的主流就是向前,向前,向前。磕磕绊绊,一直犯错,迁怒,二过,推诿,大家就这么一面干,一面往前走。王明山现在不干那些玩意不是因为他变了圣人或者君子,只是他干够了。做那些负面的事情根本不解决问题么。就如韦坤不认为那位英国殿下有问题,惹不起他还躲不起?

        王明山笑道:“放心,那家伙不会来。即便他来了,我也不会让你去面对这样的渣渣。”

        韦坤听了之后松了口气,“这样的人真是招惹不起,却还得借助他的力量。”

        “说吧,你要做啥。”王明山不提那位殿下的事情,而是直入主题。

        “我觉得想在东非行政区把经济搞起来,完全靠自然扩张肯定是不行。我考虑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恢复类似商周时代士人、国人、野人的模式。而且必须对非洲成年人采取一些强制行动。”韦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明山心里面有些不屑,这种想法他也有过,甚至进行了纸面推演。然而推演的结果是不可行。因为推演的结论中,以中国这种大一统的集权模式来执行这个政策,成本高到无法承担。如果不以大一统的模式来执行,就必须实施分封制度。让一众地方诸侯自行经营。对于王明山来说,他的政治理念让他无法接重新出现诸侯这等封建的玩意。

        再说,政治有一种模仿效应存在。如果允许东非行政区存在公开的诸侯制度,那么亚洲本土是不是可以某种程度的允许。即便是韦泽本人在世的时候无人敢这么弄,韦泽死后呢?毕竟大一统的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营运成本超高的玩意,封建制度可以把很多包袱抛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