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现在的年轻同志是越来越好了。”负责人员也大大松口气。他的职务更多偏重审查与引导,可这个职务上的想法更多是希望年轻同志能够过关。
“以领导力角度,你觉得哪几个比较好些?”领导问道。
“祁睿和那个李延年看着不错。很有主动性,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以身作则。”负责人员根据自己的观察答道。
李延年就是那位率先提出赶紧理一遍方才所见所闻的那位军人,虽然比祁睿慢了半拍,他在旁观的时候也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有这两个人带头,年轻军人们也有了模仿的对象。
“祁睿和李延年……”领导下意识的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档案。祁睿出身南京,一路科班。从外表上看就是个上层出身的。李延年是河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娃,15岁当兵,服役评价优等,后来上了军校。光看那年纪轻轻就有些坑洼的皮肤就大概能看出是个苦出身。
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小,那些上层家庭出身的孩子光看容貌就和农村出身的大大不同。骨骼、肌肉、肤色,还有不同的气质。祁睿若是脱下军装,换上普通工人的衣服,更像是技术人员。至于李延年,十有八九会被看成是一名重体力劳动的工人。
这就是光复军的现状,能够进入终极培训的年轻军人各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要么就是祁睿这种自幼就在很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要么就是苦出身,完全靠自己的认真与努力爬到这里的一批。父母都是工人的中间阶层的几乎没有。
领导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说道:“培训内容按照既定的方案走。”
负责人员一愣,他没想到领导居然这样命令,连忙问道:“现在不是有不同意见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