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仅仅是开始,太平军又用木桩把这些柱子支撑住,接着用一种古怪的工具把一些竹排给吊了起来。这下清军完全不明白了,那些柱子分为两截,后面撑在地上,前面的一头与地上的柱子连在一起,而另一头用绳子捆住,以奇怪的方式逐渐立起。一根柱子不过一丈多长,两根加起来就有三丈多。虽然是斜的,但是柱子顶部到地面的距离也有将近两丈。而舒城城墙不过是一丈而已。原本居高临下的清军现在反倒需要抬头看那些柱子。
很快清军的一部分疑惑解开了,却见这柱子顶端垂下绳索,把一些竹排吊了起来。这些竹排横着架在三角形的竹子柱子上,就形成了一个最少有一丈五尺高的射楼。
这个过程在看的时候或许看不太明白,不过一旦高高的射楼搭建成功,这些清军也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太平军这是要占据高处,居高临下的用远程火力打击城墙上的清军啊。
韦泽看着部队有条不紊的快速施工。在永兴城的时候,韦泽命人打造了一批滑轮组,现在这些滑轮组起到了作用。原本沉重的需要十几人才能拉动的竹排,现在两三个战士就能轻松的拉动。人少的好处就在于好指挥,好布置。此次同时开工的有三十个射楼,只用了不到一千的兵力就顺利开始建设了。
负责施工的阮希浩一个劲的赞美韦泽巧夺天工的设计,韦泽心里面一阵苦笑。即便是在中国农村,这种定滑轮组也早就淘汰拉。现在农村盖房也是用的小型卷扬机,谁还会用人力来拉这么重的东西啊。更不用说那木质吊臂,见识过大型龙门吊的韦泽不仅没感觉有什么成就感,反倒觉得有些羞耻。这满清时代到底落后到什么地步了啊!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点点初中知识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太平军工程部队的施工速度。不到一个时辰,韦泽的部队就搭起了三十个射楼。长梯搭在射楼上,一百五十名精于射击的教导旅战士背着新式火帽枪就上了射楼。
火帽枪的有效杀伤射程高达150步,在80步(120米)的距离上进行射击,威力是绰绰有余。很快,大伙把腰间的绳索套在设台竹排上的安全索上,半蹲半跪,在伍长的指挥下开始对着城墙开始射击。
高出了五尺的距离,这个高度优势就非常明显。清军基于自己对火绳枪的认识,根本想不到步枪能够在100步外的距离上有效杀伤。那得运气多好才能办到这样的事情。等到子弹嗖嗖的飞过来,不断有清军中枪的时候,站在城墙上观望的清军才开始躲在了城垛之后。
射楼上的兄弟发布了指示后,“上!”阮希浩一声大喊,自己着攻城部队,扛着长梯就往城墙冲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