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第二家子,人口多,一共有九个,最老的五十来岁,最小的三四岁,当家的是长子,之前是三品京官家的大管事,其余人也都各有能耐,一家子就够乡君家用了。”
那一大家子人站在中央,有老有少,二三十岁的占了多数,同样没有不安,身上还带着严格的礼数。
“第三家子是三个人,一个阿叔带两个儿子,也是从京官家抄出来的,算是勉强符合乡君的要求。那阿叔的男人之前是管采买的管事,但去年病死了,他的长子今年十七,跟着父亲学过不少东西,小儿子九岁多,性子老成,也能办些差事了。”
第三家人站得比较偏,那位十七岁的长子站在最前面,身后护着弟弟和爹爹,和周围其他两家比起来,难免显得形单影只。
——如果不是他们是从京里抄来的,管事又觉得他家长子有点能耐,他们根本不可能和另外两家在一起被挑选。
三家人的大致情况介绍完毕后,管事不再说话,等秋华年和杜云瑟决定。
杜云瑟看着秋华年,“选第一家和第三家吧。”
秋华年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对仆役成群的大户人家来说,第二家才是最好的,三品大官家的管事一般可买不到,一家子九个人有老有少,随便打散到各处去用,也方便拿捏。
但秋华年家现在的人太少了,这家人是从三品京官家出来的有头脸的下人,肯定有自己的傲气。家里各处都用他们的话,很容易出现欺下瞒上的情况。
不如选另外两个小家的,可以互相制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