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比如,讲到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时,劳模常跟大家一起抬头听讲,然后再埋头记笔记。
他先是往学员本上写,写不多一会儿,就把笔头转向了工匠总教头的那个本,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写划划。
很快,他在这个本上写的内容,就要派上用场了。
课堂进入互动环节,学员向老师提问:“加工中心的工艺挺复杂的,那么多,还环套环的,很容易记岔、记错、记不住,这该怎么办?”
技术教头笑眯眯地把目光转向一侧的劳模常,冲他说:“我看常教头这里又有心得了,那就请常教头谈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吧。”
劳模常当然有准备,只见他用手里的笔点戳着自己写满字的本,不慌不忙地说:“首先我声明,加工中心那玩意儿我现在还不太玩得转,跟你们当中的不少人比起来,我还有差距。不过,作为工匠教头,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当年我们面对从国外刚引进的设备,自己是怎么入门、苦练,到最后精通,又是怎么样带出自己的徒弟的。”
转眼间,技术课变成了故事课。
劳模常不是很爱说话,但场面上他从来没打过怵,也挺善于即兴讲些故事。
从徒弟江一水那里评判,师傅的讲故事的本事,一成在表达,二成在适度的加工和发挥,七成在他的丰富经历。
就是说,他这些年遇到的事情的确是太多了,有什么需要,可以信手拈来。
本来平铺直叙就可以很吸引人了,他再稍稍添点油加点醋,那就相当热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