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一章 悲惨的例子 (2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而在民间,古文学派的那群人的学说,却是已经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了,今文学派的诸位大儒,也只能依靠着自己官学的地位,来与之抗衡了。

        当然,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也不乏一些忠臣与良臣。

        那是最后一批拥有着理想的大臣们,在那黑暗之中依旧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毕竟今文学派身为两汉官学的其影响力还是在的,所以在他们身上可都是承载着今文学派最后的希望。

        时政既然黑暗,那就如同光武故事一般,自己等人暂避锋芒就是。

        要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的话,这样做确实是可行的,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看看那还立在太学内的熹平石经就知道了,在那种情况下,这熹平石经可都是以今文学派为主。

        所以,今文学派本可以靠着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与古文学派僵持一会的,再怎么样,也都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下场。

        再然后?看看出生于“弘农杨氏”的杨彪的经历就知道了,“弘农杨氏”家传的可是欧阳尚书。

        要知道,这欧阳尚书可是伏生亲传,可谓是今文学派的另一根顶梁柱,而杨彪也本来可以成为今文学派的另一根顶梁柱的。

        然而,这位今文顶梁柱的经历,也可以算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