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不过由于天下工程繁多,百姓多能打工赚钱,所以增加的倒也不算多。
只是这样的繁荣是建立在不断大基建下的繁荣,一旦停下脚步,百姓们用不了几年又得回到之前的生活。
当下工部每年在天下雇佣近百万工人,这近百万工人背后就是近百万家庭。
面对五十到四十不等的高工价,他们尚能喜笑颜开的干活,可一旦官营的大基建停止,他们就又得回去拿那每日十几二十文的民营工价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这北京的田,大约多少年才能回本?”
朱高煦由浅到深的询问,老农闻言也道:“这个我不太知道,我没读过书,但听我儿子说,买一亩地等二十几年才能回本。”
“这样回本的速度太慢,倒不如去买国债,但现在国债也不发行了,我们便是有钱也没有花的地方。”
老农的话倒是道出了国债的受欢迎程度,不过现在朱高煦也不敢再继续大发国债了,毕竟必须要修建的铁路就那几条,其它要么修不了,要么没必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