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怪不得老朱弄出殿阁,精力不足的时候,这种日子是真舒服啊。”
经过二十多年的高压理政,忽然放松下来,朱高煦都不觉得有些享受。
靠在椅子上,朱高煦将一页页信纸看完,随后将它们放在了木匣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才对身旁的亦失哈说道:
“这厮要吃苦头了,仓攒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不正是您想要的吗?”亦失哈脸上挂着笑意,朱高煦同样:
“确实,挫挫锐气也挺好,你看看江淮的这本奏疏。”
朱高煦将与木匣先后送来的江淮奏疏,不过这份奏疏是密奏,显然也是通过王涣上奏的,越过了六部。
若是旁人和西厂如此合作密奏,朱高煦必然要生气,但江淮和王涣他却不会。
首先这件事情关于朱瞻壑,因此采取密奏来保护朱瞻壑也是应当的。
其次就是江淮经营陇川铁路的修建,他确实有密奏的资格,而王涣则是渤海的老兄弟,朱高煦很信任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