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好处我知道了,就是这东西日后真成了,朝廷能不能生产,还有你说的铁轨也是一个问题。”
朱棣伸出手摸了摸永乐号,感觉有点烫手又撤了回来。
“生产是肯定能的,建造一条两京铁路,估计耗费在几百万贯,其中黄河、长江还不一定能通行,得下船坐船中转。”
“至于从北京建造一条铁路直通漠北,差不耗费在五六百万贯,耗时好几年。”
朱高煦很清楚铁路对大明的意义,所以几百万贯乃至上千万贯对于大明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有了铁路,大明日后的许多工程都能降低成本,例如从洪武三十三年持续到现在的黄河疏通,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就是运送水泥,泥沙耗费时间。
如果有了火车,那时间能缩短,材料价格也能便宜好几倍。
花费几十年,耗费几千万贯修建铁路,所能获得的是难以衡量的价值。
有了铁路,即便迁都北京,但皇帝想要南下,也不过就是两天时间罢了。
这样的情况下,江南日后即便有了官商资本勾结,只要军队没出现问题,皇帝都能轻松收拾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