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相比较朱棣的话,朱高煦就更为宽松了。
他很清楚明朝火器为什么在中后期落后于世界,说到底就是对手实力不行。
欧洲战场战争频繁,各国更为先进的火器出现后,其它国家就会争先效仿,算是变相促进了火器进步。
反观大明,打北边蒙古人用的最多的是几十斤上百斤的虎蹲炮,打南边则是普通的铁炮就足够,正因如此火器一直没有进步。
反倒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相继入侵让大明看到了西方的火炮,立马进行仿制。
前者的弗朗机还好说,虽然已经到了中晚期,但明朝依旧还有财政进行火器迭代。
然而到了末期的红夷大炮,即便明朝有技术进行仿制,却也困于财政不足而无法大批量装备军队。
正如松锦之战一样,明军虽然有数百门火炮,然而大多都是小炮。
清军火炮虽然少,但都是大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