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朱高煦拿着那奏疏询问亦失哈,而有了山东的前车之鉴,亦失哈也大胆发言:“奴婢以为是抄旧。”
“虽说山西位于边塞,但除了在靖难之中折损几万兵马民夫外,并没有遭到太大的人员伤亡。”
“按照朝廷清查山东的情况来看,山西口数恐怕已经突破五百万口,耕地倒是不太好说,但应该也有四千万亩了。”
亦失哈说罢便等着朱高煦开口,不多时朱高煦才拿着那奏疏翻看了一会,随后才摇头道:
“摊丁入亩和官学户籍绑定,田亩丈量一定得弄清楚,朝廷二十一年前就有五千八百余万口,如今虽说新造册的有六千六百余万口,但这一定不是真实人口的数额。”
“距离京城越远的地方就越容易隐匿人口,现在的北方和西南是这样,日后若是迁都北平,江南也定然是这样。”
老朱对江南人口的控制是很强的,不存在太多隐匿的情况,这点从朱高煦清算建文佞臣就能看出。
江南有水分的是百姓的上中下户身份,以及田地的质量。
朱高煦记得朱棣设北京为行在,朱祁镇迁都北京后,大明对江南人口的控制也随之下降,江南人口在之后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开始下降。
不过把视角放到民间,许多文人墨客都认为江南实际人口比户籍人口要多,到了万历年间甚至有文人觉得实际的江南人口是《黄册》的两倍乃至三倍之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