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朱高煦没有遮掩,而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他准备亲自培养这三百多人,然后留下甲等的太学士,把乙等太学士放回地方做未来中学的教学教习。
如果说现在的关外关外还处于一半古代内容,一半后世内容的程度,那日后的中学就是以朱高煦所记得的后世文理科知识为主了。
中学的三年只要他们能学好,那大明的科学基础也就能夯实了。
相较于后世的初高中生来说,兴许他们所学的内容是落后的,可放在这个时代就是领先了数百年的知识。
不过在此之前,朱高煦得把教材解决才行。
好在他一直抽空编撰教材,因此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的教材都编撰了七七八八。
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刚好就是他补全这些知识的时候。
想到这里,朱高煦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开始将那些堆积的奏疏一一批复。
虽说是新年,可他与朱棣并没有时间去乾清宫共食家宴,二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面对那一本本奏疏而头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