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靖难攻略 第416节 (3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确实如此。”杨士奇也附和道:“兴文教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我私下询问过国子监的贡生,东宫所调教谕,大多都是出身寒苦的学子,在国子监时就成绩不显,去了北边也教不出什么好学子。”

        “何况,东宫此举已经暴露想法,他若是再想募集国子监的贡生充为教谕,我们也可掺入人手,让江左文风在北边占据一席之地。”

        不管是解缙还是杨士奇,他们都不认为朱高煦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治国干才。

        诸如浙东、江东、江左等地,哪个不是有上千年时间做底蕴,才能培养出如此浓厚的就学环境。

        朱高煦虽然给足了辽东、山东学子政策,但他没有三地的底蕴,也找不出比三地优秀的教谕。

        就凭这点来说,他想要建功,起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别说上百年,就他百年之后,他那政策是否还能执行都成问题。

        “税务司的官员纠察的厉害,若是什么时候查到江左,那下面人也会有些麻烦。”

        一名六旬官员开口,闻言的杨士奇闭口不谈,解缙则是依旧自傲:“我刚才说了,江东六府和浙东等地商帮都在盯着下东洋之举,朝中不想让东宫成事的人太多。”

        “此次下东洋若是能成还好,若是成不了,他们刚好可以苛刻朝贡的贸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