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靖难攻略 第301节 (6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孙铖询问关键的问题,要知道在渤海因为粮食获取困难,因此渤海只需要记下每家每户分田数量多少,并不用按照田地产出来分配粮食,而是统一的交出口粮。

        这样大锅饭的制度,只适合开荒时期的渤海,却不适合三万卫,因为三万卫的田地中不止有军屯田,还有独属于军户的余田。

        余田虽然被课以重税,但收获的粮食起码都是军户家属自己的,这是渤海不曾有过的现象。

        孙铖询问,也就是询问朱高煦是否要定下渤海自己的赋税制度。

        这个问题,朱高在入关这一路上便已经想过,因此他开口说道:“从今年秋收起,各家各户各自收获自家所划田地粮食,每亩土地就地征收正赋,赋率为五赋一,其余过往杂税皆摒弃。”

        第226章攻守易形

        三万卫指挥使衙门内,朱高煦对孙铖与众人说出了自己日后所行政策。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很清楚大明的税收系统有多繁杂。

        这税收体制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包括大明的行政体制也一样,那就是这两套班子需要皇帝个人有极强的能力才能如臂指使。

        但凡能力平庸的人当上了皇帝,那他需要面对老朱留下的这繁杂税收体系,而这样的人往往难以将其梳理清楚。

        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文官不断地增加税收名目和各种税收方式,这套体系更为繁杂,以至于到了万历后期,便是连朝廷的户部尚书都梳理不清楚大明的财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