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靖难攻略 第248节 (9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其实他也很庆幸,如果不是他来到的是大明,那他或许都搞不出这两门火炮。

        明初到清代康熙年间是中国冶金技术的巅峰期,但凡在十九世纪以前谈到世界冶金史,就不可能绕开中国冶金史。

        西方选择用青铜铸炮,关键就在于冶金技术不达标,无法弄出合格的锻铁炮。

        如果不是明末锻铁炮技术从佛山工匠手中外流到澳门葡萄牙人手中的卜加劳铸炮厂,卜加劳铸炮厂也不可能在此后二百年时间里成为远东第一军火工厂,为入侵印度的英军提供大量军火。

        明末效仿欧洲火炮,随后铸造出比欧洲火炮更好的火炮,原因就在于冶金技术的先进。

        唯一限制明清火炮的,实际上只有火炮的模数,而康熙年间后的火炮模数遗失,也是导致清代火炮技术越来越后退的原因之一。

        在冶金上来说,锻铁炮的优势就在于熟铁材质打造的火炮由于是百炼钢,故而轻便,炮膛薄而膛口大,轻炮可以发射大弹。

        在斤两相同的情况下,锻造的熟铁炮管所能装填的火药量是生铁炮管的一倍,且还没有炸裂的问题。

        因此对于朱高煦来说,使用熟铁的铸铁炮,就已经足够让他麾下渤海军纵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