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靖难攻略 第108节 (5 / 11)

还不赶快来体验!!!

        加上明初东北气温骤降,不复隋唐时期的温暖,因此能在那片土地耕种的作物仅有蜀黍高粱、小麦、大豆等作物。

        不仅如此,由于明初东北寒冷期长,所以当地种植出的作物收获时间都比后世要提前半个月乃至一个月,而提前收获就得面对亩产不足的问题。

        按照亦失哈的说法,开原以北的地方种植粮食,每亩只能收获七八十斤实粮,而养活一个人在没有足够副食品的情况下,起码要五百斤主粮。

        如此看来,那吉林船厂那不到三千亩地,也就能养活四五百口人,剩下的六千多人都得依靠辽东来输血。

        只是粮食这一条,朱高煦就得面临被卡脖子的局面。

        朱高煦知道吉林船厂是水利设施不足,导致粮食产量跟不上,但即便他修建了水利设施,依照前世所学到的知识来说,吉林船厂的粮食产量也顶多只能提升两三成,想要养活一个人起码得六亩地。

        六千多张嘴巴在那吉林船厂,哪怕朱高煦想要简单的自给自足都需要开垦近四万亩地,是现在吉林船厂耕地数量的十几倍。

        那样的地方,一旦操作不好,朱高煦想要在靖难之役建功的想法恐怕要宣告破产。

        只是……他能不去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