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靖难攻略 第2节 (4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么形容或许不太能直观感受,但以朱高煦前世在箭馆的射箭经验来说,后世射箭馆供新手体验的馆弓一般是16-24磅,超过30磅的很少。

        明代长弓磅数与现代磅数的兑换比是1;1.3,因此算下来,明军兵卒开弓的最低标准是后世的52磅左右,最高则是158磅以上不封顶。

        如此换算,也能看出明初兵卒和武官所使用的弓箭拉力有多么夸张。

        对于常年训练的武将来说,除非是天赋异禀的,不然大多也就停留在中力的程度,而下力则是兵卒和基层武官、精锐兵卒的常用弓力。

        在下力弓中,朱元璋对于武官子弟考校的标准又定在六十斤,即后世78磅。

        面对这样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疏于练习,那便很难通过考校。如眼下,当大教场上的一百名武官子弟上前取弓搭箭,立马便有许多武官子弟无法将这六十斤的下力弓拉满。

        有丢脸者,甚至连将六十斤弓的五分都无法拉出五分,更别提射箭十二支了。

        这一幕让校台上的朱元璋脸黑,而左右武官和文臣也十分唏嘘。

        洪武年间并非承平,而是一直在对西南、北方用兵,善战的武官数量并不少。

        可问题在于,从眼下看来,这第一批武官子弟的表现,似乎很难托起十几年后的大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