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登闻鼓和武老太太设置的“铜匦”不同,乃是大唐朝廷正式设置的几种“告御状”方式之一。
没错,在大唐的朝廷律法中,明确规定了几种“告御状”的途径。
最高一等,就是“邀车驾”。即在皇帝出巡的路上,直接拦驾喊冤。然而,皇帝一般就是在皇宫里面享受,不怎么出巡,这种方式很难得到施展的机会。
第二等,就是敲承天门外的登闻鼓。
第三等,名曰“立肺石”。这条非常人性化。在长安洛阳的城门外,分别设立了一块红色的大石头,名字叫做“肺石”。有年纪太大,或者太小的人,身高够不着登闻鼓的,可以站在肺石上直接喊冤。由看守肺石的左监门卫负责上奏。
第四等,就是直接上表,有专门处理此事的机构,相当于后世的信访局。当然,这个效力跟后世的信访局查不多,还是会把冤案发回去,基本上没啥卵用。
综上所述,臣民们“告御状”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要说最有效率的,还就得说是敲“登闻鼓”了。
当然了,这么干的风险也是很大的。虽然不是后世大清的“先坐笞五十,虽胜亦判徙二千里。”,但也规定了,“下告上,笞三十”。
当然了,大唐还是讲理的,这三十板子,不是在审案前先打,而是判完后再打。若是判你赢了,这三十板子就免了,判你输了之后才打。
而且,在你赢了官司之后,那些在敲“登闻鼓”之前受理过这桩案子,或者应当受理,却找各种理由不受理的官员,都要受到惩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