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44章:吐蕃的内情 (1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郭元振道:“这事儿得从吐蕃的制度说起。吐蕃赞普将土地和臣民,分封给若干个大领主。而大领主,又将土地和臣民,分封给若干个小领主,层层封授,最后交给庸奴耕种……”

        听郭元振侃侃而谈,崔耕对吐蕃的社会制度,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吐蕃的土地被层层分封,而所有的领受土地者,都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

        大领主要向政府交纳贡赋,小领主要向大领主交纳贡赋服役,而“庸奴”则义务向小领主交纳赋税和服徭役。

        所谓庸奴,只是个蔑称。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财产,并不是真正的奴隶,只是对领主的依附比较严重罢了。大概用“农奴”或者“属民”来称呼更为恰当。

        比庸奴地位低的还有“奴庸蛮貊囚徒”等,这些人就只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了。

        另外,还有一种人,比庸奴的地位略高,那就是平民。平民直接耕种政府的公田,也可以理解成直属于赞普的“庸奴”。

        总地来说,吐蕃就是分为三个阶级:赞普的皇室,领主和庸奴。三者之间,是完全不可逾越的,这个观念在吐蕃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吐蕃名将论钦陵,对上不怎么通军事的吐蕃赞普,却大败而归,就是这个原因。

        崔耕听到这里,打断道:“这么说,此时的吐蕃,大概是处于半封建半奴隶社会?”

        “半封建半奴隶?”郭元振虽然觉得这词儿有点怪异,但稍微一想,就点头赞叹道:“崔相真是一语中的!嗯,半封建半奴隶社会,一句话就把吐蕃的制度说了个明明白白。”

        崔耕疑惑道:“照你这么说,吐蕃军的主力就是庸奴?那就奇怪了。这些庸奴,打赢了没啥好处,打输了命没了,他们英勇作战图个啥?为何吐蕃的大军的战力,还……那个……不在我朝之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