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想到这里,崔耕眼珠一转,复对武则天磕了一个头,道:“微臣的确是为陛下办事不避斧钺。不过,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微臣提出更稳妥的方案不难,您得再答应我一个条件。”
武则天本身对崔耕并无恶感,只是要减除他一部分权力而已。至于为何非让崔耕进成均监?那是因为,成均监人事复杂,可以牵扯崔耕大部分精力。这样一来,他就不能继续给太子李显出谋划策了。
女皇陛下当即道:“哦?不知崔著作的条件是什么?”
“微臣曾经上书陛下,要将成均监上下人等一体开革,另起炉灶。陛下未准微臣的奏章,当然有陛下的道理。现在,微臣又有了一个新的主意。”
“什么主意?”
“微臣这个主意,就是试点。国子监其他人微臣不管,我想新招一些学生,乃至博士进来,单独授业。不用多,只要一年时间,陛下就可以看到微臣办法的效果——新监生和老监生,谁更是朝廷的栋梁之才!”
吉顼本能地就反对道:“不妥!当时陛下反对的,不仅仅是另起炉灶的效果,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国子监旧有人员的安置,稍一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对于拥有后世记忆的崔耕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不是问题了。他胸有成竹地道:“吉大人不必担心,本官有一个法子,绝不会影响国子监旧有人员的安置。这个法子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在场都是聪明人,不用崔耕解释,单凭字面的意思,就把崔耕的方案,给脑补清楚了——成均监原有的监生博士司业不动,直接招募新人。
监生入了成均监,也不是就可以永远在监里面混日子。按规定,五年时间,无论成与不成,监生必须出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