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银镜反应就是将硝酸银和醛基类化学物,例如甲醛、乙醛、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化学反应,在玻璃表面生成一层薄薄的反光物质。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无毒,且反应稳定,不易脱落,镜面清楚,基本和现代的玻璃镜差距不大。
但是也有缺点,原料还得需要二次加工,硝酸盐和醛基类物质需要重新生产。
对于这两种方法,三人的意见很一致,首先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既然能实现无毒无污染的银镜反应,为嘛还要用水银去祸害明朝老百姓和自己的工人。
尽管银镜反应要复杂一些,但是李飞三人决定还是要试一试。
根据《与明同行》上介绍,硝酸银可以用硝酸和纯银发生反应,纯银很好获得,大明朝的银子还是挺多的。
硝酸的制取也并不复杂,将硝石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极溶于水,就形成了硝酸。
这一方法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早有记载。
“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入釜,注水煎炼,则得酸硝。”
醛基类物质,按照《与明同行》上的记载,可以用麦芽糖替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