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首先是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
石英石和长石需要打碎,磨制成颗粒,这个工序在没有大型破碎机的明末非常费时费力,只能靠着水利驱动的重锤进行破碎,再用畜力进行磨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纯碱还算好一些,在明末常用于燃料,但是需要采购,明末虽然有盐湖,但是产量不大,因此价格也不算便宜,一顿盐湖纯碱差不多三十两银子。
相比于石英砂、石灰石等原料,纯碱在玻璃工业中,算是比较昂贵的原料了。
但是相对于目前的玻璃价格来说,这些就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块巴掌大的玻璃就能卖三十两银子,一吨纯碱能生产多少块巴掌大的玻璃。
刘希森大约估算了一下,更加坚定了玻璃工业是暴利行业的信心。
玻璃窑炉的建造则仿制钢铁熔炼炉,但是二氧化硅的熔点相对低一些,一千三百度左右就可以了。
此外还多了一个退火室,因为玻璃在成型时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会存在一定热应力,从而降低玻璃的稳定性,这就需要一个退火室让它缓慢降温。
一切准备就绪,玻璃工厂的试车生产就开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