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一方面,杨应龙叛乱前后,大明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援朝抗倭上,不能同时支持东北、西南两线作战,所以万历皇帝同意了;至于另一方面,自然就是万历皇帝“贪财”了,反正大明那时候不能立即平了杨应龙,那还不如多沾点杨应龙的便宜,精明的万历皇帝,是很少会在钱上面吃一点儿亏的。
过了一会儿,张璟见刚才李进忠的傻帽玩笑时间过了后,这才又继续道:“秦、马两家便是和西南诸夷人一样,敢爱敢恨,谁对他们更好,他们就更愿意和谁结交。”
“这一点,两家却是和我大明社会风气不同。在我大明,假如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的名声坏了,那在很多人眼里,哪怕你给他们很多的好处,他们也都不愿意和你结交,跟你躲得远远的,甚至于把你们的好心,当成那驴肝肺。”
“相反,假如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有好的名声,哪怕他们干出了确凿无误的坏事,可依然会有人,愿意和他们结交。”
“西南夷人的风气,和我大明不同的地方,便是在此。虽然马家乃我汉人,但其族早与西南夷人混居多年,纵然还习我儒学,知晓君臣大义,但脾气上却是与西南夷人无异,至于秦家,更不用提了,本身便是敢爱敢恨的苗家人出身,即使归化以来,仰慕我王化,学了不少儒学典籍,知晓忠君报国,但性格脾气上却依旧是夷人脾气。”
“正是因此,我才劝两位公公,用你们的诚意去打动秦、马两家人。内廷虽然在我大明民间名声特别不好,就算两位公公用内廷名义干出了再好的好事情,但那些百姓也不会相信两位公公会干好事的,甚至经过有心人的宣传,说不得会被百姓认为两位公公别有所图了。”
“相反,秦、马两家人不同,只要两位公公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让两家人知道马千乘之事不怪内廷,全因邱乘云之故,再加上当初万历爷对于内廷税监的袒护,这才会让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想来秦、马两家人,会理解内廷,理解两位公公的。”
闻张璟所言,李进忠和王体乾消化了好一会儿后,脸色皆有所期待,显然,他们也是认同了张璟这猜测的理由。
当下,作为内廷真正大佬的李进忠,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本来,在邱扒皮手下做事的那些苦,咱家也不打算计较了,毕竟没他的话,咱家说不得也没有今天。不过,今日为了内廷能拉拢秦良玉和其麾下的川兵傲援,这邱扒皮的命,咱家还就要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