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反正,诸如此类,凡是想逃籍的中低层兵将,只要手中吃兵血赚得多了,都有办法逃籍。
而帮他们逃籍的人,背景自然不低,毕竟这逃籍要经历兵部、户部等几个衙门,一般人想要在这些衙门全部吃得开,明显很难。
就是锦衣卫内部,也有这事情发生,当然,只要不是和自己作对的人,骆思恭知道了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家有法子逃籍,他也不至于去针对人家,省得不落好。
毕竟,能有法子从锦衣亲军里逃籍,那可比各地卫所逃籍还难,骆思恭从来就不喜欢树敌,只想投机,安稳的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善终,不去学习他的那些没得善终前任,又怎么会故意去为难那些手下呢?
更何况,骆思恭自己也为那些能逃籍的锦衣卫感到欣喜,甚至于他以前没爬到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时,也帮助过一些亲信逃籍。
大明的军籍制度,根本不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就让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当一辈子兵,这是何等的不公。
若是当兵的那点银钱能过得逍遥自在,那也没什么,可是,大多数军户子弟,做普通兵卒也只能靠着那点银钱养家糊口而已,就是他们锦衣亲军,过得也就比普通兵卒好一些而已。
这也是每次锦衣卫抄家,按例他们都要默许手下人漂没,甚至自己也经手漂没的原因,毕竟他们为大明卖命,也得过好日子不是?
而且锦衣卫想要发展,朝廷给的钱哪里够?还不得靠漂没?
故而,当兵钱不多,又没其他来钱路子,也没什么前途,能逃籍后不饿死,谁不逃籍就是犯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