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3章 言官也是双刃剑 (3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汉朝有谏大夫,唐朝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宋朝有司谏,正言,后又设置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统管,名臣包拯,就曾“知谏院”,以言官之便,多次弹劾权贵,并由此获得了皇帝的赏识。

        以往,对于言官,如果是毫无证据的“妄议诽谤”,朝廷和君主还是会治罪的。

        不过,到了宋朝后,因为朝廷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成为了宋朝延续的根本。

        再加上,宋太祖建立宋朝,曾在建隆三年,立下誓约。

        誓约里的内容共三条: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

        第一条誓约是宋太祖因为欺负柴家孤儿寡母,夺了柴家江山,害怕受更大骂名而立誓做好人外,那第二条誓言便是提升文官和其言事的。

        其中,明确指出宋朝皇帝不得杀大臣和言官,否则必遭天谴。

        这誓约后来自由宋太祖设立开始,便一代一代帝王,不断向下传承和延续,直到宋亡。

        不得不说,因为这誓约,宋朝士大夫过得很好,言官也很幸福。

        然而,也正是因为言事的“不需要负责任”,等到宋朝变法时,言事就成了改革派和旧有既得利益者的互相弹劾的利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