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六十四章 通信球 (3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压下血气翻滚的心情,李维又测试了通信的信息传送量。

        一番测试下来,发现单次信息传送,可以做到每秒850g的极限,比起现在通用的中微子通信差了非常多。

        但是可以支撑一般的虚拟网络会面和替身机器人工作。

        之所以没有采用中微子流作为通信载体,主要是中微子流不容易通过量子虫洞,会造成通信信息缺失。

        另外光子通信也不是没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要知道微波的频率0.3,而之前黄明哲研发的太赫兹通信300。

        频率往往代表着电磁波的信息承载量,微波通信顶天就300g每秒,太赫兹最多1000g每秒。

        但是电磁波之中,还有一些超短波存在,比起大名鼎鼎的x射线(频率10^6~10^13ghz)、伽马射线(频率10^9~10^13ghz)。

        尽管x射线、伽马射线的衰竭非常快,而且容易杀伤生物,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量子虫洞通信又不需要长距离,只需要电磁波在几米之内来回传送即可,而且新人类目前的材料,也可以实现伽马射线的调频、发射、接收。

        自然是要使用信息承载量庞大的高频电磁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