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没有深入了解就胡乱修改基因,这不是在进行科研,而是在作死。
万一修改之后,病毒变得更加可怕,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人类需要信仰科学,更加需要敬畏科学,而不是盲目的自大。
病毒培养基里面,通过原子成像扫描仪的扫描,可以清晰观测到这些被“阉割”的荧惑病毒。
尽管可以进行复杂繁殖,但是变异效率下降了几千倍,在刺激诱导变异下,变异效率不到之前的万分之一,这和普通的病毒已经没有两样。
而另一侧,那些没有被“阉割”的荧惑病毒,就算是被摧毁三分之一的基因片段,只要基核片段依旧存在,病毒便可以变异。
正在观察这些病毒基因序列的黄帆,突然发现了一个特点。
只要基核片段之中的67号脱氧核糖核苷酸和人体基因链条结合成功,即该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出现变化,那病毒就会和人体细胞形成共生关系。
他连忙记录下这个发现,根据这个发现按图索骥,又发现了基核片段中的32号脱氧核糖核苷酸,决定病毒寄生关系;55号脱氧核糖核苷酸,决定病毒的感染偏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