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七章 前进一号 (1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海峡航天基地。

        几乎每天都有十几枚运载火箭进入外太空,但是对于近地轨道的运输量,仍然是杯水车薪。

        化学能运载火箭的上限太低了,特别是在蓝星正在大气浓厚、引力相对较强的星球上,化学能运载火箭更是被卡死了上限。

        米国在公元1962年公布了一款非常激进的火箭设计,并将其命名为“海龙”()的火箭。

        这个庞然大物有150米长、直径达23米,迄今为止人类造过的最大火箭土星五号,和其比都相形见绌。

        海龙的运力更达到了惊人的566公里蓝星近地轨道单次550吨,大约为土星五号的四倍。

        起飞重量约为18000吨的海龙火箭,到今天为止仍是有完整设计论证的化学能运载火箭中,质量和运力最大的。

        问题这个燃料载荷比高达327,鸡肋到了极点,加上那可怕的造价。

        用长五—d不香吗?可以重复利用的长五—d,成本比海龙低了几百倍,大不了多发射几次,都可以凑够550吨的运载量。

        因此在发展大吨位化学能运载火箭方面,科学委员会显得兴趣乏乏,主要是这路线在蓝星使用,会吃力不讨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