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三七章 大限将至循天意 寿数堪竭陨英魂(下) (8 / 11)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株参王,给你。看成色足有两千余年,本来是够你我两家分用。可是遐岭已经死了,妾身也无意苟活。这株参王,对妾身已是无用。不如就成全了萧侠士吧。”

        》》》》》敲黑板时间《《《《《

        依上章所述,今天我们就要好好来讲解一下盘踞热搜多日的三星堆考古最新进展,结合本作介绍的史学知识点来理解三星堆。

        首先要说的是,三星堆的最新考古成果为笔者的上古史观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让笔者对本系列的后续作品更加自信。按照现在已有的系列题纲来看,不但不需要做大的改动,而且还因此丰富了血肉。

        古蜀之史,不在中原《经》《典》。汉?杨雄《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是研究古蜀国的重要史料。其实最早成名与蜀地的学者,首推尸佼,著有《尸子》。所谓“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就是由这位大师首提。

        “尸子著书,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荀子书录》

        就是因为尸子没有按照儒家的史观说上古史,所以《尸子》一书在过去两千余年里不为学者重视。但是这本书中对于三皇五帝时期蜀地与中原的联系有过详实的描述。

        尧南抚交址,北怀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有馀日而不足于治者,恕也。《荀子?王霸篇》,《墨子?节用》曾引。贾谊《新书?修政语》补注: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

        这是关于尧帝时期,中原与交趾(两广),蜀地,越文化有交流的直接记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