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回归年,用节气分点至点确定太阳回归黄道固定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推定二十四节气,指导农时。为中国历法使用。
恒星年,从天文角度计算实际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这种方法,嗯,就是时间计量上可以以相对较准确的定义年。恒星年为西方历法使用。
关于月的测算主要有三种
朔望月,月相变换定义实体月。为中国历法使用。
恒星月,根据月亮和恒星位置的对比,确认月亮实际绕地周期。在中国历法,印度历法,古巴比伦历法中都有体现。至于中国历法如何同时体现朔望月和恒星月,稍后有详述。
拍脑袋月,将每年天任性分摊到个月,如果那个月不吉利(比如二月是西方习俗砍头月),那就少几天。如果那个月份有纪念意义(如八月,奥古斯都月,国王月),小月大月逆转一下也可以。这就是现代西方历法的定月原则。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历法是以恒星年为基准的历法。这种历法的好处是纪年准确,容易学。也是现在世界较为通用的历法。这种历法的作用特别单一,就是纪年。月的概念在这套历法里几乎没有意义,星期的概念也没有体现出来。
中国历法之所以又有农历之称,是因为中国历法是侯时历,本身就是为了计算节气,指导农时,观测朔望而成的历法。因为中国历法同时兼顾了日相和月相,所以中国农历是阴阳历而并非我们常说的“阴历”。这套历法的实用性很强,但缺点同样明显。因为日,月相的时记是不同的,永远存在误差,无论是十九年七闰还是二十年七闰都无法完美调和。所以这套历法需要依靠实际测量经常修正,在中国历史上,每朝必修历,过个几百年总会修一次。我们目前使用的其实是年民国政府所修的紫金历。这套历法的实用性很强,按照日期可以知朔望,节气,农时。但是缺点就是使用复杂,需要定期维护,所以不易推广。
对于中西历法笔者不做优劣对比,但从历法制定的角度来说,西历确实是一套比较任性的历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