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从朝贵对其的态度,和唤对方大人来看,那人极有可能是个当官的。
临潼县最大的官员便是县令,一县之长,前唐时流行过一句话,叫做“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
燕周延续了前唐时候的官职制度,还有礼制和法制。县令集权,掌管一城,乃是肥差,也是最辛苦的差事儿。
因为县令掌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县令给之。每岁季冬,行乡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堤道,虽有专官,皆通知。县丞为之贰,县尉分判众曹,收率课调。
你就想想,县令一整年都在忙着教化百姓、缉盗拿贼、劝课农桑、听讼断狱、征纳赋役、兴养立教、矜孤桖寡、修桥筑路、赈灾救贫等等事情,那还不整日里忙得脚打后脑勺。
若是再遇到个风不调、雨不顺,不断闹灾的年头儿,县令忙得就连和老婆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毕竟,天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像是高宗永淳元年时,天灾不断,先是闹水灾,接着又神奇的开始闹旱灾,接着瘟疫、地震、蝗灾接踵而至,致使粮食歉收、饥荒遍野、瘟疫蔓延,关中那边甚至都出现了“人相食,盗贼纵横”的情况,就连高宗帝东幸洛阳的途中,因沿路物质供应不足,有的随从竟饿死途中。
皇帝的随从都能被活活饿死,可想灾年百姓的日子有多难熬!
只不过,木忆荣清楚的记得,临潼县的县令叫齐克诚,名字里面并没海这个字儿。
空想猜测得不出一个有用的结果,木忆荣决定前往临潼县一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