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张宽摆摆手,“今天在市里吃过了。”于是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末了说道,“那个杜奎,是个好兄弟,照顾了我一年多,那天我喊他来家里,你们认识认识。”
张长贵听了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第二天早上十点,果然收到了晨光机械厂传来的订单,秋装劳保服四千套,共计四十万。听到这个消息张宽先是高兴,然后皱眉,四十万的营业额,拿百分之一,才是四千块,距离五万还十万八千里呢。
不禁想起父亲的话,业务员的提成在十个点才是正常,一个点的提成,根本无法留住好的业务员。
这个结果让张宽很沮丧,折腾了这么久,居然才能赚四千块,那要达到五万元的目标,得干多久?
徐迎春还在恭贺张宽,“你才来两天就搞定了一单,四十万提四千,再加上底薪三千,你的工资就有七千,再接一两个单,轻轻松松月入过万。”
张宽想想还真是,在渭阳市来讲,月入过万的人绝对算的上人尖子,这种条件一放出去,大把的女子倒追。只是,他的标准是三月五万,现在看来,至少月入万八才行,也就说,还得再接销售额在一百万以上的订单。
同时想起父亲说的,生产行业各种成本必须控制在三成以内,否则很难赚钱。问徐迎春,徐迎春道:“各种成本在三成以内,那是以前的老黄历,四年前我第一年来万源的时候人工加材料一起才占了销售价格的四成,可是年年材料涨价,人工涨价,但服装销售定价一直不敢变,一旦变了,客户就要换供应商。甚至,客户那边还要压价,我们最好的放火服和不导电服,已经由以前的二百五降到二百。”
张宽不解,“这是为什么?材料和人工都涨,销售价格不敢涨?”
徐迎春道:“现在是信息社会,网上大把同行,个个都想分一杯羹,供应商多了,价格自然起不来。至于人工,一是物价上涨,工资不涨根本不行,国家硬性规定的。再来,九零后独生子女多,工资不高,根本留不住人。我们万源,普工每个月大概三千五到四千,至于那些制版的,针车的,裁断的,以及各种管理人员,工资更高,要达到六千到八千,都是技术工种,工资不高留不住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