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在这场“明历大火”后,德川幕府因此付出了相当多的金钱,已经动摇了幕府的财政基础,几乎将德川氏三代的积蓄消耗一空。
之后,随着年贡米收入的放缓因为人口增加所致,金银矿山产出量的逐步减少,每年间收支的赤字,让幕府的储备金变得越来越少。
数年前,幕府开始限制齐国商品进口数量,打击齐国商船走私因为,未尝就不是要缓解日本金银外流的速度,减少贸易逆差,以达到改善幕府财政缓和的目的。
另外,幕府财政的恶化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它作为实际上的全国性政府,其收入与支出严重不成比例。幕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其直辖领地的租税收入,每年征税大约为米80-100万石,金30-60万两,银两万贯大概185万两白银,1贯折合约3.75公斤,算起来收入还不错。秜
而幕府每年却需要支出大笔款项,包括因各地天灾减免及救助、军费,以及大量涉及全国性的建设。光每年维持幕府的正常运转的费用,就需花费金十万两以上。至于那些意外性支出,则数额更加惊人。比如,幕府为镇压岛原之乱,耗资就达金398000两,相当于一年的收入。
数月前,为征讨来犯的齐国,幕府为此集结了八万余大军前往京畿地区,耗费金15万两,银80万两,几乎已经让幕府砸锅卖铁了。
可万万没想到,八万余大军在大坂城外被齐军重创,损失大半,不堪再战。不甘失败的幕府,一咬牙,又筹集了七十多万金银,征调五万余大军,准备一鼓作气,将已然“元气大伤”的齐军尽数歼灭之。
结果,大军在距离江户城不远的上总国再次惨败于齐国,损兵折将不说,还让人家趁势打到了江户城下,逼着幕府要签一个城下之盟。
开关也好,通商也罢,就是在幕府领地设立租借都可以,但这两千万赔款,那绝对是幕府万万承受不起的。
但齐国人似乎咬死了这个数额,坚持要日本全体国民每人都要赔付1两白银,如若不然,他们将封锁江户,断绝这座数十万人口城市的物资补给,甚至不排除制定武力攻占江户的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