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七十四章 国富民强?民富国强? (4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即便是不考虑这些因素,也不考虑迁移百姓要支出多少预算,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跟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不可能直接采取直接迁移这种近乎于一刀切的处理方式——真要是这么搞,大明得有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被荒废下来。

        朱劲松又接着说道:“朕以前就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

        “咱们大明现在路修的是挺多了,无论是铁路网还是公路网都已经显出了雏形。”

        “可是,咱们大明还是有很多地方没能富起来,这是咱们君臣的责任。”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都低下了头,就连一向喜欢砸人场子的刘鹤鸣等军府大老们也都沉默了。

        在中原堂口的文化当中,天下大同既是理想,也是目标。

        即便采用功利性更强的说法,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无法忽视大明还有很多地方的百姓正处于贫穷的问题——百姓不够富裕,大明还能稳定?大明没办法稳定,这个官可就很难当了!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想要让大明所有地方的百姓都富裕起来,却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现实面临的问题照样一大堆。

        比如说山区。

        山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种地不方便,毕竟山多也就意味着地少,再加上不沿海、运输成本等问题,所以就导致了工坊也不太好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